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抱怨牙齿咬硬物的时候痛,有时甚至像针扎一样,冷热食物都不能咬。普通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又很难发现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在显微镜下或选用深色液体(碘酊或龙胆紫)涂在咬合面,就会发现牙面上有细小的裂纹。这就是牙隐裂。
牙隐裂是发生在牙齿表面,不易被发现的细小裂纹。这种情况类似瓷碗上有了裂纹,暂时没有破裂,但当它受到猛烈的外力时,就有可能裂开。那么,牙隐裂是怎么发生的呢?牙隐裂致病机制复杂,病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一、发育因素
牙齿各部分的形态、厚薄和结构不同,抵抗外力的能力也不同。比如,牙齿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深窝沟是比较薄弱的部分,隐裂也容易沿着牙齿表面本身存在的深沟发展。再比如,因磨损不均而存在高陡的牙尖,咬合时受到较大的水平方向的分力,牙齿也容易折裂。
二、咬合因素
通常是在咀嚼中突然咬到硬物,如砂砾、骨渣,牙齿承受的咬合力骤然增大,这种突然变大的咬合力极易造成牙隐裂。再比如,磨牙症导致牙齿形态结构变化,影响咬合力量的传导分布,参与牙隐裂的发生、发展。
已经造成的牙隐裂是不可逆的,该如何预防以及治疗?
一、消除牙合创伤。如隐裂无明显症状,且牙髓活力正常者,可进行早期调合,以减少侧向力。
二、平衡咬合力。对于伸长的第三磨牙,残根,残冠,缺牙等导致的偏侧咀嚼,也应做全面处理。防止个别牙负担过重。
三、对症治疗。对于裂纹同时伴随继发龋坏的,也可制备窝洞,尽可能将裂纹磨去后作预防性充填。如牙体缺损过多的,则不建议直接树脂充填治疗,可用高嵌体来修复。深的裂纹或已有牙髓病变者,则要在牙髓治疗的同时,调整牙尖斜面,彻底除去患牙承受的致裂力量,在治疗后及时进行全冠修复。
隐裂难治,应该以预防为先。进食时多加小心,避免用力咬到硬质食物,如冰块、骨头、杏仁、硬糖等。避免用牙齿开啤酒瓶、撕包装袋。避免紧咬牙,发现紧咬牙或夜磨牙后尽早就诊。定期检查牙齿,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
供稿:牙体牙髓病科
审核:高敏 | 发布: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