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与人们常说的手癣、脚癣不一样,它不是由真菌引起的“癣”,一般不具有传染性。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发病与精神因素(如疲劳、焦虑、紧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某些全身疾病(糖尿病、感染、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通常没有自觉症状,有些患者有粘膜粗糙感、木涩感、烧灼感,遇到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在口腔黏膜部位(颊部最多见,还有舌、牙龈、唇)出现白色的条纹、斑块,红色的充血病损以及糜烂;条纹及斑块的病损少有疼痛症状,而充血和糜烂的病损,患者多有疼痛症状。长期不愈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可能有口腔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以要定期进行口腔内念珠菌的检查,以便及时治疗,缓解症状。除了口腔黏膜,有部分患者在生殖器黏膜,皮肤以及指甲也可以出现扁平苔藓的病损。扁平苔藓的诊断多依靠临床表现,但必要时需要活检确诊。
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措施首先要改变个人不良习惯,要生活规律,限制烟酒及刺激性饮食如辣椒、生葱、生蒜等,注意口腔卫生,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修复体、牙石、软垢以及保持口腔清洁等。药物治疗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主要是针对有疼痛症状的充血和糜烂病损,全身治疗以中医中药为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也有少数西药被用于扁平苔藓的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
扁平苔藓较难彻底根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口腔中糜烂的损害,缓解进食时疼痛的症状,防止病损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并阻止恶变。扁平苔藓的患者尤其是口腔内有糜烂的病损者应定期复诊以使病损能得到医生的关注及控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对有癌变倾向的部位进行活检,以采取相应措施。
供稿:牙周黏膜病科 王思叡 | 审核:高敏 | 发布:信息科